航天器工程

译文

  • SPOT-1两年飞行后的定标结果

    M.DINCUIRARD;王克然;

    SPOT-1飞行二年后的绝对定标结果是按照飞行前的测量、发射后的评价验证以及在轨期间的监测情况来加以分析的。本文详细地叙述了SPOT HRV相机绝对定标的方法。对各阶段的测试数据进行了分析。对定标系数及其精度进行了近似计算。

    1992年01期 68-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6K]
    [下载次数: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4 ]

其它

  • 《航天器工程》征稿简则

    <正> 《航天器工程》是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主办的综合性专业技术刊物,准备试行季刊,内部发行。本刊将为我部科学技术人员和从事航天器系统工程研究、设计、试验、开发、科技管理和质量控制的部内、外广大科技干部提供一个学术园地,以发扬学术民主、百家争鸣,开展学术讨论。其宗旨是充分发挥科技人员的科研潜力和积极性,促进出成果、出人才,促进青

    1992年01期 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K]
    [下载次数: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05 ]

  • 祝贺《航天器工程》创刊

    張國寶;

    <正> 二十多年来,我国一直把研制与国民经济和国防现代化建设关系密切的应用卫星作为发展空间技术的主要方针。至今,按照这个方针,我们已成功地发射了高中低三种轨道的通信广播卫星、返回式遥感卫星、极轨气象卫星和科学技术试验卫星。应当说,通过几十颗不

    1992年01期 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K]
    [下载次数: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29 ]
  • 发刊词

    彭成荣;

    <正> 《航天器工程》刊物经过半年多的筹备,现在和读者见面了。这是我们五○一部技术基础建设中的一件大事,可喜可贺!我部是集机、电、热为一体的卫星总体设计部,于一九六八年成立。二十三年来,我部对我国空间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在我院型号研制中起到了龙头作用,在卫星机、电、热工程技术上获得了

    1992年01期 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K]
    [下载次数: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87 ]
  • 中国应用卫星发展战略目标的探讨

    褚桂柏;

    本文概述国内外应用卫星的发展状况,论述中国应用卫星的发展战略目标、发展的技术途径,效益估计和支持系统。

    1992年01期 4-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2K]
    [下载次数: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17 ]
  • 对地观测卫星的数据传输系统

    朱福荣;常际军;

    数据传输系统是保证传输型对地观测卫星完成任务的一个重要系统。本文对国外主要对地观测卫星的数传系统作了概括性叙述后,着重讨论了系统的主要技术特性:射频、编码、调制、扰频、功放器件、星载数据贮存器及误码率等问题。

    1992年01期 12-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8K]
    [下载次数: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09 ]
  • 中巴地球资源卫星(CBERS)联合研制工作的回顾

    陈钦楠;

    本文叙述了三年来中国、巴西联合研制地球资源卫星的基本情况,介绍了联合研制工作的任务分工、经费分配以及组织管理机构。着重谈了通过国际合作得到的一些启示,希望对今后开展国际合作以及改进我们自己的型号研制工作有所借鉴。

    1992年01期 22-26+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7K]
    [下载次数: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16 ]
  • 航天器热控制的等温化技术

    侯增祺;

    本文扼要叙述了航天器热控制系统的等温化设计概念及实施等温化的技术途径。并重点介绍了镶嵌热管的蜂窝板等温化技术及其在卫星热控制系统的应用研究。研究结果说明:随着技术的进步,实现等温化设计的技术条件已经成熟,此项技术将对提高航天器热控制系统的水平和可靠性起着重要作用。

    1992年01期 27-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1K]
    [下载次数: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44 ]
  • 航天器多体结构系统撞击动力学问题探讨与研究

    于登云;曲广吉;

    本文首先对国内外关于多体结构系统撞击动力学问题分析研究的发展状况做了简要叙述,然后从航天器工程出发,对航天器中的各类撞击问题进行了简要描述,重点讨论了航天器大型附件展开—锁定过程中的多体撞击问题,并给出了部分分析结果。

    1992年01期 33-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7K]
    [下载次数: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90 ]
  • 卫星测试设备研制程序探讨

    王庆成;

    卫星地面测试设备是比较复杂的系统,应遵循一定的研制程序开展工作。研制过程可以分成用户要求定义、设备要求定义、总体方案设计、详细设计和生产以及验收、使用和维护等五个阶段。每个阶段都应产生相应的文件并通过评审才能进入下一阶段。

    1992年01期 42-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8K]
    [下载次数: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26 ]
  • 《卫星热控制技术》已出版发行

    张连台;

    <正> 去秋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的《导弹与航天丛书》首发式上,展出了属《卫星工程系列》的《卫星热控制技术》一书。该书是由闵桂荣任主编、张正纲和何知朱任副主编,我部五室十余名卫星热控专家参加编撰而成。书中论述了人造卫星的热控制原理、方法、工程设计和技术应用。全书以卫星的热控制技术问题为主,也涉及到载人航天器的热控制问题。全书注重

    1992年01期 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K]
    [下载次数: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11 ]
  • 卫星结构动力学分析程序DASS

    白珍娥;柴洪友;

    本文简要介绍了卫星结构动力学分析程序DASS的概况、功能和工程应用。DASS分析程序具有较高的计算精度和效率,先进的动力学分析功能,非常适用于卫星结构分析的特殊需要。

    1992年01期 49-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2K]
    [下载次数: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34 ]
  • 卫星用无污染爆炸螺栓

    王传克;

    本文介绍了卫星用无污染爆炸螺栓的设计过程,包括结构原理、设计计算及污染量的测定。

    1992年01期 54-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2K]
    [下载次数: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95 ]
  • 对接插件使用和生产的建议——可避免设备因电缆接插错误而造成事故

    董万有;

    <正> 无论是星上设备还是地面测试设备,都有很多信号连接电缆。在这些设备的研制过程中,特别是在测试时,不可避免地要多次插拔这些电缆。反复的插拔增大了插接错误的危险。在过去的实践中,因种种原因而使电缆接插错误造成设备损坏的情况不胜枚举,因而也经常给人们带来所谓"责任事故"的精神紧张。为避免这些情况发生,应该有一种办法,它保证接

    1992年01期 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K]
    [下载次数: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95 ]
  • 提高总体设计部管理水平的探讨

    张福田;

    <正> 总体部从一九六八年四月组建以来,在上级领导的关怀和兄弟单位的大力支持下,先后开展了多种系列的人造卫星的研制、试验工作,并参加组织成功发射了二十四颗卫星,为我国航天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国防建设和国民经济的飞跃发展,对应用卫星的种类需要越来越多,数量需求越来越大。而作为卫星工程技术抓总的总体部,在技术和管理水平上还不适应当前多型号发展的要

    1992年01期 60-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K]
    [下载次数: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38 ]
  • 提高卫星总体设计水平的几点意见

    马世骏;

    文章概述了总体设计部在完成卫星设计工作中取得的成就。为了适应我国空间事业发展的需要,提高应用卫星的水平,必须在总体设计上下功夫。提出了总体设计上水平的措施意见,要抓好总体设计队伍的建设,加强预先研究,加强技术基础建设,抓紧进行技术改造,加强科技管理,抓好软件工作,搞好学术交流活动,处理好军民品之间的关系,改变观念加强软件投资,理顺总体与分系统的关系,理顺总体部与院业务机关的关系。

    1992年01期 63-67+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0K]
    [下载次数: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41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