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器工程

  • 论力学学科在航天器动力学分析设计中的应用和地位

    曲广吉;

    航天与力学之间的关系极其密切。本文从力学学科在航天领域的应用和发展角度,首先简要阐述了航天器动力学及其发展的有关概念和定义;然后重点论述了航天器动力学研究及其一体化分析设计的目的意义、主要任务、研究内容、发展状况以及在总体设计中的重要地位;最后提出和讨论了我国航天器设计中尚待解决和攻关研究的动力学课题及其有关看法。

    1996年03期 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3K]
    [下载次数:20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论力学学科在航天器动力学分析设计中的应用和地位

    曲广吉;

    航天与力学之间的关系极其密切。本文从力学学科在航天领域的应用和发展角度,首先简要阐述了航天器动力学及其发展的有关概念和定义;然后重点论述了航天器动力学研究及其一体化分析设计的目的意义、主要任务、研究内容、发展状况以及在总体设计中的重要地位;最后提出和讨论了我国航天器设计中尚待解决和攻关研究的动力学课题及其有关看法。

    1996年03期 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3K]
    [下载次数:20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航天器动力学分析设计集成系统ISDAS

    曲广吉;

    简要总结了ISDAS软件包设计与开发过程中的有关问题,主要包括ISDAS系统的任务定义、进展概况、设计原则、结构组成、集成软件、应用软件和服务软件。其中重点阐述了ISDAS系统的结构组成、集成软件结构方案和技术设计要求、首批入包应用软件及其改造要求。

    1996年03期 10-1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5K]
    [下载次数: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航天器动力学分析设计集成系统ISDAS

    曲广吉;

    简要总结了ISDAS软件包设计与开发过程中的有关问题,主要包括ISDAS系统的任务定义、进展概况、设计原则、结构组成、集成软件、应用软件和服务软件。其中重点阐述了ISDAS系统的结构组成、集成软件结构方案和技术设计要求、首批入包应用软件及其改造要求。

    1996年03期 10-1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5K]
    [下载次数: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航天结构材料性能指数及其应用

    陈烈民;

    阐明了航天结构材料性能指数的概念和公式推导方法,并说明如何应用它来合理选择航天结构材料。同时指出目前熟知的材料比强度、比模量概念的局限性。

    1996年03期 20-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9K]
    [下载次数: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航天结构材料性能指数及其应用

    陈烈民;

    阐明了航天结构材料性能指数的概念和公式推导方法,并说明如何应用它来合理选择航天结构材料。同时指出目前熟知的材料比强度、比模量概念的局限性。

    1996年03期 20-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9K]
    [下载次数: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中低轨道卫星遥控统一设计十年

    刘晓星;谭维炽;

    回顾了自1982年开始的中低轨道卫星遥控系统统一设计及其应用的十年历史,介绍它的技术内容和取得的社会经济效益,最后阐述了由此得到对航天开展“三化”工作的一些启示。

    1996年03期 25-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5K]
    [下载次数: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中低轨道卫星遥控统一设计十年

    刘晓星;谭维炽;

    回顾了自1982年开始的中低轨道卫星遥控系统统一设计及其应用的十年历史,介绍它的技术内容和取得的社会经济效益,最后阐述了由此得到对航天开展“三化”工作的一些启示。

    1996年03期 25-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5K]
    [下载次数: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SRAM HM—65642的单粒子闩锁特性

    蔡震波;吴中祥;

    由空间高能带电粒子引起的CMOS器件单粒子闩锁效就(SEL),在卫星工程中已日益受到重视。本文对试验获得的SRAM HM—65642的各种SEL特性进行了详细分析,希望对卫星电子系统设计师们在进行CMOS器件的防闩锁设计中能有所帮助。

    1996年03期 28-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6K]
    [下载次数:1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SRAM HM—65642的单粒子闩锁特性

    蔡震波;吴中祥;

    由空间高能带电粒子引起的CMOS器件单粒子闩锁效就(SEL),在卫星工程中已日益受到重视。本文对试验获得的SRAM HM—65642的各种SEL特性进行了详细分析,希望对卫星电子系统设计师们在进行CMOS器件的防闩锁设计中能有所帮助。

    1996年03期 28-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6K]
    [下载次数:1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实践四号卫星在轨SEL现象与地面模拟试验的对比分析

    蔡震波;吴中祥;

    本文将地面锎源模拟试验的结果,与实践四号卫星单粒子效应动态监测仪在轨所测得的SEL现象从各方面进行对比分析,为该在轨现象发生原因的判断进行了试验验证。

    1996年03期 35-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2K]
    [下载次数: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实践四号卫星在轨SEL现象与地面模拟试验的对比分析

    蔡震波;吴中祥;

    本文将地面锎源模拟试验的结果,与实践四号卫星单粒子效应动态监测仪在轨所测得的SEL现象从各方面进行对比分析,为该在轨现象发生原因的判断进行了试验验证。

    1996年03期 35-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2K]
    [下载次数: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再论型号管理组织结构的改革——矩阵管理下的项目经理制

    杨维垣;

    <正> 1 前言从八十年代中期开始.五院的型号任务增长极快,这一方面反映了五院已完成卫星技术发展的试验阶段任务,进入了应用卫星研制阶段;另一方,也反映了由于我国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各个领域对卫星应用提出了迫切的要求。在这种形势下,五院于1987年3月确立了军民结合、多型号并举的科研生产型实体的发展目标。其后又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精简机构、优化组合和军民品分线等,对实现这一发展目标,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多型号并举的问题。近年来多星失利,接连敲响了警钟;如果仍然故步自封,依旧用老经验和过去一套管理办法,不能迅速建立适应多型号并举和市场经济的现代管理体制,则难挽狂澜,脱离危机。

    1996年03期 40-43+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6K]
    [下载次数: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再论型号管理组织结构的改革——矩阵管理下的项目经理制

    杨维垣;

    <正> 1 前言从八十年代中期开始.五院的型号任务增长极快,这一方面反映了五院已完成卫星技术发展的试验阶段任务,进入了应用卫星研制阶段;另一方,也反映了由于我国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各个领域对卫星应用提出了迫切的要求。在这种形势下,五院于1987年3月确立了军民结合、多型号并举的科研生产型实体的发展目标。其后又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精简机构、优化组合和军民品分线等,对实现这一发展目标,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多型号并举的问题。近年来多星失利,接连敲响了警钟;如果仍然故步自封,依旧用老经验和过去一套管理办法,不能迅速建立适应多型号并举和市场经济的现代管理体制,则难挽狂澜,脱离危机。

    1996年03期 40-43+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6K]
    [下载次数: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市场经济下提高军工型号配套物资质量管理的探讨

    郭玉岗;

    在市场经济下提高航天器配套物资的质量管理,是促进航天事业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本文探讨了如何适应市场经济发展,提高军工型号配套物资质量管理的新问题。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从“等、靠、要”的思想中解放出来;建立配套物资质量保证的运行机制,并要加强物资队伍建设,以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

    1996年03期 44-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5K]
    [下载次数: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市场经济下提高军工型号配套物资质量管理的探讨

    郭玉岗;

    在市场经济下提高航天器配套物资的质量管理,是促进航天事业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本文探讨了如何适应市场经济发展,提高军工型号配套物资质量管理的新问题。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从“等、靠、要”的思想中解放出来;建立配套物资质量保证的运行机制,并要加强物资队伍建设,以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

    1996年03期 44-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5K]
    [下载次数: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美国宇航局用于未来小型航天器的综合利用模块

    孙学建;

    <正> 美国宇航局将小型航天器纳入其未来的宇航计划。这与不断增长着的更加严格的空间预算情况是一致的。这些21世纪的小型航天器必须增加功能,有较高的发射率,以及减少其任务寿命周期的费用。只有借助于高科技对现有航天器的基础结构设计和任务的发展方法的革新,才能达到这一日标。对美国宇航局未来任务的可行性论证和技术评审,预示了一种多用途、有成本一效能的模块化基础结构的微型航天器。它是由一定数量的功能模块化基础结构的组件组成的,该组件的功能可能是星上计算、数据处理和存储。能源转换和分配、电子设备、通信,或者是这些功能的

    1996年03期 47-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K]
    [下载次数: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美国宇航局用于未来小型航天器的综合利用模块

    孙学建;

    <正> 美国宇航局将小型航天器纳入其未来的宇航计划。这与不断增长着的更加严格的空间预算情况是一致的。这些21世纪的小型航天器必须增加功能,有较高的发射率,以及减少其任务寿命周期的费用。只有借助于高科技对现有航天器的基础结构设计和任务的发展方法的革新,才能达到这一日标。对美国宇航局未来任务的可行性论证和技术评审,预示了一种多用途、有成本一效能的模块化基础结构的微型航天器。它是由一定数量的功能模块化基础结构的组件组成的,该组件的功能可能是星上计算、数据处理和存储。能源转换和分配、电子设备、通信,或者是这些功能的

    1996年03期 47-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K]
    [下载次数: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美国小型航天器综合利用模块的技术状态和发展途径

    孙学建;

    <正> 1995年2月8~10日,在美国加利福尼亚美国空间局举行了未来小型航天器技术专题研讨会。在这次会议上,第一次提出了综合利用模块(IUM)的慨念。 1 综合利用模块的技术状态 1.1 多功能(综合)结构按照以往惯例,航天器结构的功能一直是为了系统及其元器件提供支承和保护的,以便航天器在外部载荷及其压力作用下仍为一个紧密连接的整体和完好的功能系统。航天器的结构

    1996年03期 50-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7K]
    [下载次数: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美国小型航天器综合利用模块的技术状态和发展途径

    孙学建;

    <正> 1995年2月8~10日,在美国加利福尼亚美国空间局举行了未来小型航天器技术专题研讨会。在这次会议上,第一次提出了综合利用模块(IUM)的慨念。 1 综合利用模块的技术状态 1.1 多功能(综合)结构按照以往惯例,航天器结构的功能一直是为了系统及其元器件提供支承和保护的,以便航天器在外部载荷及其压力作用下仍为一个紧密连接的整体和完好的功能系统。航天器的结构

    1996年03期 50-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7K]
    [下载次数: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固定展开式太阳电池阵法线的最佳方向

    王永谦;

    以太阳同步轨道对地三轴稳定的卫星为对象,研究它的固定展开式太阳电池阵法线的最佳方向,使得太阳电池阵在一个轨道周期内接收到的总的太阳入射能量最高。根据卫星在轨运行时太阳、地球、卫星三者之间的几何关系,建立了以太阳电池阵所接收的太阳入射能量力目标函数的优化模型。约束条件来自两个方面,一个是卫星必须处于日照区,另一个是卫星太阳电池阵的太阳入射角必须为锐角。并以轨道高度为782km的太阳同步轨道为例,用搜索该优化模型可行解域的方法,求出轨道面太阳入射角不同大小时,卫星的固定展开式太阳电池阵法线的最佳方向。

    1996年03期 55-63+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8K]
    [下载次数:1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固定展开式太阳电池阵法线的最佳方向

    王永谦;

    以太阳同步轨道对地三轴稳定的卫星为对象,研究它的固定展开式太阳电池阵法线的最佳方向,使得太阳电池阵在一个轨道周期内接收到的总的太阳入射能量最高。根据卫星在轨运行时太阳、地球、卫星三者之间的几何关系,建立了以太阳电池阵所接收的太阳入射能量力目标函数的优化模型。约束条件来自两个方面,一个是卫星必须处于日照区,另一个是卫星太阳电池阵的太阳入射角必须为锐角。并以轨道高度为782km的太阳同步轨道为例,用搜索该优化模型可行解域的方法,求出轨道面太阳入射角不同大小时,卫星的固定展开式太阳电池阵法线的最佳方向。

    1996年03期 55-63+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8K]
    [下载次数:1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新一代返回式卫星飞行试验再次获得圆满成功

    唐伯昶;

    <正> 自1992年以来,开始了我国新一代返回式卫星的发射。第一颗星于1992年8月9日发射升空,8月25日成功回收。第二颗星于1994年?月3日发射升空,7月18日成功回收。1996年10月20日又发射了第三颗星,11月4日回收,再次获得飞行试验的圆满成功。第三颗星于1994年11月确定主任务技术状态,1995年5月确定搭载技术状态。1995年10月完成星上设备齐套,1996年4月完成卫星总装,6月20日完成工厂电性能测试,7月2日完成整星振动试验。卫星于8月8日抵达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进行飞行试验。

    1996年03期 64-65+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9K]
    [下载次数: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新一代返回式卫星飞行试验再次获得圆满成功

    唐伯昶;

    <正> 自1992年以来,开始了我国新一代返回式卫星的发射。第一颗星于1992年8月9日发射升空,8月25日成功回收。第二颗星于1994年?月3日发射升空,7月18日成功回收。1996年10月20日又发射了第三颗星,11月4日回收,再次获得飞行试验的圆满成功。第三颗星于1994年11月确定主任务技术状态,1995年5月确定搭载技术状态。1995年10月完成星上设备齐套,1996年4月完成卫星总装,6月20日完成工厂电性能测试,7月2日完成整星振动试验。卫星于8月8日抵达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进行飞行试验。

    1996年03期 64-65+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9K]
    [下载次数: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