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彭成荣;
随着卫星技术不断提高,卫星移动通信系统得到迅速发展。这些系统可分为低轨道、中轨道和静止轨道卫星移动通信系统。该文简要介绍一个最新的能支持个人手持机通信的静止轨道移动通信卫星。
1998年02期 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6K] [下载次数: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2 ] - 肖业伦;
研究航天器轨道设计中涉及太阳照射条件的若干问题。探讨了有关保障轨道平面太阳高度角与选择发射时刻的关系。对于太阳同步卫星,得到了在任意日期通过任意纬度的当地时间的一般公式,并且将它分解为独立的三部分,十分方便于设计和分析。此外还得到了任意两个日期和任意两个纬度的当地时间之间的关系。
1998年02期 10-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0K] [下载次数:2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1 ] - 傅振宣;刘凤武;
简要叙述了太阳同步轨道卫星热分析微机系统STASFY1的功能、结构、理论及应用情况。
1998年02期 17-22+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7K] [下载次数: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袁孝康;
论述星载合成孔径雷达(SAR)中,利用星历表和雷达回波数据的距离—多普勒信息对目标定位的方法。利用解析法推导出目标相对于星下点位置的计算公式和目标的地球经纬度坐标公式。本方法的优点是,不需要在星载ASR的视场中使用任何位置确知的参考点,并且与卫星姿态数据无关。还对目标定位的误差进行了完整的分析,导出了显明的计算公式。
1998年02期 23-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0K] [下载次数:1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1 ] - 曲广吉;孙国江;张熇;
叙述了航天器小幅液体晃动试验的设计方案、试验系统配置和主要技术参数、试验系统的调试、物理参数辨识方法及结果。通过试验系统调试表明,系统达到了要求的技术指标,辨识出的晃动物理参数具有较高的精度,它可以用于工程实际,为型号的小幅液体晃动试验分析服务。
1998年02期 29-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3K] [下载次数:1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1 ] - 孙国江;于登云;吴琼;
通过对材料、几何及边界条件非线性的动力接触理论的推导,研究建立载人飞船返回舱着陆撞击的数学模型,为进一步的载人飞船返回舱着陆撞击动力学分析提供有效工具。
1998年02期 36-43+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0K] [下载次数:2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1 ] - 冯纪生;
简述了蜂窝夹层板结构中镶嵌件连接技术的种类,后埋埋置件的基本结构、材料和工艺,讨论了后埋埋置件连接接头的承载能力与蜂窝夹层板组件间的相互关系。并给出了后埋埋置件承载能力的分析确定。
1998年02期 44-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7K] [下载次数:2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1 ] - 张照炎;
<正> 卫星通信是地球站(含手持机终端)之间或航天器与地球站之间利用通信卫星转发信号的无线电通信,是现代通信的重要手段。目前全世界有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应用约270颗在地球静止轨道上的通信卫星提供80%的洲际通信和100%的国际电视转播,以及开通部分国内或区域的通信和电视广播业务。卫星通信主要包括卫星固定通信、卫星移动通信、卫星电视直播和卫星中断通信等领域。卫星通信由于在高密度、大容量干线通信方面面临光纤通信的挑战,它正朝着能发挥其覆盖区域广,不受地理障碍限制,灵活机动入网快,投入运行周期短等独特优势方向发展,即90
1998年02期 52-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6K] [下载次数: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王景泉;宋智;
进入90年代,国际上卫星技术发展迅速,新的计划不断涌现。本文较系统地归纳和总结了近期国外通信广播、民用对地观测、军事侦察与监视三类卫星技术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同时简要介绍了国外相应能体现发展趋势的、具有代表性的卫星计划和系统。
1998年02期 65-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2K] [下载次数:10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1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