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器工程

  • 《航天器工程》版面编排规则

    2000年01期 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K]
    [下载次数: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12 ]
  • 航天器动力学研究内容的层次结构

    苟兴宇;马兴瑞;王本利;

    简单介绍了航天器动力学学科多层次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及研究成果,给出一个层次结构图。刚体、挠性体及液体是构成航天器的三类介质基元,分别涉及到不同特征的大量动力学问题。当多体之间相互连接构成不同类型航天器或航天器子系统时,连接结构不仅是其物质基础,同时还影响到多体系统的整体动力学特性。这些研究对象都是航天器动力学行为的内因;环境作用、控制作用是航天器动力学行为的外因;给出系统的稳定性判断则是航天器动力学研究的终极目标。

    2000年01期 4-14+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0K]
    [下载次数:3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206 ]
  • 统计能量分析的研究进展

    韩增尧;曲广吉;

    首先介绍了复杂航天器声振环境的具体特点和开展统计能量分析研究的必要性;然后重点综述了统计能量分析的发展过程、传统的理论方法和最新发展动态;最后阐明了统计能量分析方法在复杂航天器上实施工程应用的主要研究内容、技术指标和具体技术途径。

    2000年01期 15-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4K]
    [下载次数:1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145 ]
  • 梁结构的高频响应研究

    韩增尧;曲广吉;

    利用NASTRAN软件得到一简支梁从低频到高频的频响特性,研究了不同有限元网格划分对结构高频特性的影响,并通过统计能量分析(SEA)法、有限元法以及解析解的对比揭示了SEA法在高频响应预示中的有效性。然后以耦合梁为例,通过有限元法得到两个梁之间的能量传递,并进而得到SEA所需的耦合损耗因子;将有限元计算结果和SEA结果对比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以期建立一种用有限元法获得SEA参数的新途径。此外,研究了集中质量和不同边界条件对耦合结构高频能量传递的影响。

    2000年01期 23-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0K]
    [下载次数: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16 ]
  • 微小卫星平台公共总线技术——CAN网络应用

    熊剑平;尤政;陆建华;Jeff Ward;

    对局域控制网络(CAN)协议在“清华一号”微小卫星平台上的应用作了描述。提出了微小卫星对平台公共总线的要求,介绍了CAN网络的特点,阐述了CAN协议的帧结构,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针对卫星子系统数据通讯所作的改进协议。还给出了微小卫星星载计算机子系统的CAN节点硬件设计结构和软件控制流程。

    2000年01期 29-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5K]
    [下载次数:2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137 ]
  • 飞轮转速过零时卫星姿态的非线性控制

    费从宇;李英堂;

    当飞轮转速过零时,摩擦力矩发生非线性变化,控制作用力矩出现不确定性,从而影响卫星的姿态控制性能。本文应用一种具有鲁棒性的非线性控制方法,以实现高精度的卫星姿态控制。

    2000年01期 37-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K]
    [下载次数:10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11 ]
  • 正确使用电磁继电器

    许汉成;

    电磁继电器广泛应用于空间飞行器的能源供配电控制和控制电路。由于继电器的特殊作用,它的质量问题倍受关注。据五院可靠性中心继电器失效统计分析表明,属于不正确使用的占60%以上。文章从介绍继电器的工作原理入手,着重从继电器的激励、闭合、断开、负载瞬间动态特性诸方面分析,提出使用继电器应注意的若干问题。笔者结合三十多年的使用实践,提出扬长避短正确使用继电器的一些方法,并介绍几个故障事例。

    2000年01期 42-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0K]
    [下载次数:2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19 ]
  • 卫星遥测遥控数据库设计

    郑岱峋;

    卫星的测控系统正在利用计算机技术发展成一个开放的系统环境。在开放结构系统中,所有网络数据的建立、处理和显示均以数据库为基础。以国军标为依据,从国内各类卫星平台的测控系统实际出发,兼顾预研型号的发展方向,研究和分析了各种PCM遥测帧格式、遥测数据处理方法和遥控指令及遥控帧结构;利用数据库建模技术建立了一个通用的卫星遥测遥控数据库模型;提出了数据库的总体设计方案;结合国内外同类数据库的特点,设计并实现了符合我国卫星实际发展需要,既具有继承性,同时又有通用性和可靠性的通用卫星遥测遥控数据库。可满足对多颗星同时测控的需求,适用于不同的卫星平台;采用资源共享模式,提供灵活的接口;实现了遥测和遥控参数的综合管理。

    2000年01期 49-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7K]
    [下载次数:2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142 ]
  • 型号研制中表格化管理的实践——五院院长二号令发布一周年小结

    钟灿柱;

    <正> 2000年2月11日是“中国航天工业总公司第五研究院院长二号令”发布一周年的日子。在此之际,我们对一年来“关于推行表格化管理实施办法”的执行情况进行总结,借以推动总体部科研生产的各项质量管理上一个新的台阶。

    2000年01期 62-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K]
    [下载次数: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41 ]
  • 我国成功发射“中星-22号”卫星

    <正> 2000年1月26日零时45分,我国研制的运载火箭“长征三号甲”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将“中星-22号”卫星发射升空,卫星进入预定轨道。“中星-22号”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所属空间技术研究院研制,为实用型地球同步通信卫星,是“东方红三号”的后续星。卫星重量为2.3吨,设计使用寿命8年,主要用于地面通信业

    2000年01期 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K]
    [下载次数: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02 ]
  • 总体部教育培训机制初探

    周大创;

    通过对国外较先进几种教育培训模式的分析,结合总体部现有培训模式特点,初步探索建立适合我部发展需要的总体部培训模式,以及采取的一些配套措施。

    2000年01期 65-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1K]
    [下载次数: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83 ]
  • 美国研制机器人飞行器

    葛之江;

    <正> 美国国防部五角大楼一研究机构已着手研制小型机器人来为美国的在轨间谍卫星和在轨空间平台服务。美国防部先进研究项目战术技术办公室的主任戴维德·威兰说:“该项目被称做是轨道特快,用来提高服务于国家安全用卫星的机动性,由于其体积较小、数量众多,很难被对手跟踪,因此有很好的应用前景。”该机器人飞行器能够在轨道上长期工作,能够从轨道的隐藏处或空间站上提取燃料、电子设备和各种物资,实现与间谍卫星等空间平台的对接,加注燃料和进行在轨维修任务。该自动

    2000年01期 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K]
    [下载次数: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06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