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庆君;马世俊;
中巴地球资源卫星(CBERS)研制始于1988年,至今已走过了20年的辉煌历程,先后成功发射了CBERS-01、02和02B三颗卫星。卫星在轨运行稳定,前两颗均超期服役,获取了大量的观测数据,并成为世界上具有一定影响的卫星系列。文章简要回顾了中巴地球资源卫星的研制历程以及在卫星平台、有效载荷、技术和工程管理等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和进步,并对后续发展提出展望。
2009年04期 v.18;No.77 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1K] [下载次数:5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2 ] |[阅读次数:0 ] - 朱毅麟;
指出了我国航天器名的英译用汉语拼音的不足;建议我国航天器的英译名以意译为主,音译为辅;提出了航天器名意译的原则和我国全部航天器按意译的英语名建议。
2009年04期 v.18;No.77 9-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K] [下载次数: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吴国庭;
对各种防热、热控机理基本规律进行了梳理和研究,认为要进一步提高系统性能,需要进行结构、防热、热控一体化设计。基于这种设计思想,提出了一种将航天器防热、热控和结构相结合的"统一热管理的疏导式防热系统",在传统防热机制的基础上,加入原先主要用于热控的各种热传输机制,进行防热、热控和结构等子系统间热的统一管理。应用这种系统,可提高防热效果,减轻飞行器的结构重量,减轻高热流区材料与结构的耐温负担,有可能实现长时间、超高速大气层机动飞行器的前缘尖化,还可使整个防热层趋于等温,易于热控处理,减小结构热应力。文章还分析了疏导式防热系统的应用前景,并针对几种典型的航天器(尖鼻锥和尖翼前缘的高超声速巡航飞行器、返回式航天器和载人飞船)提出若干适用的疏导式防热系统的方案设想。
2009年04期 v.18;No.77 13-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7K] [下载次数:3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李建成;安锦文;
在同一个标准的位置保持窗口内并置多颗卫星,并且避免相互之间的碰撞、干扰和遮蔽,是充分利用地球静止轨道资源的一种比较好的办法。针对我国卫星共位隔离的工程需要,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偏心率矢量和倾角矢量实现共位隔离的方法,给出了基于偏心率矢量和倾角矢量联合隔离的基本方法、约束方程,以及工程实现时的位置保持策略。通过仿真计算和工程实际应用,验证了该方法的正确性。
2009年04期 v.18;No.77 20-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1K] [下载次数: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何善宝;李振东;刘崇华;
星间网络拓扑是建立星间链路首要考虑的问题,以往文献中描述星间网络拓扑一般都用直观图形的表示方法,即以卫星作为节点、链路作为边画出的图形。但是这种直观图形表示法,当卫星数量增加时,图形庞大而杂乱难以辨认,同时无法满足分析问题的需要。为此,文章提出了一种利用图论中的二分图及其对应的关联矩阵描述星间网络拓扑的方法,此方法具有图形描述简单明了、关联矩阵描述便于仿真分析的特点。
2009年04期 v.18;No.77 25-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1K] [下载次数:2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李东泽;于登云;马兴瑞;
列举了结构优化中常用的建模方法,并根据对设计变量和状态变量的处理方式不同,将其分为传统优化模型、同步优化模型和两相法优化模型。然后分析了各模型的原理并对其优缺点进行了对比,同时列举了各模型的应用范围及适用的优化算法。详细介绍了近年来出现的半定规划法在结构优化领域中的应用,描述了航天器结构刚度优化中具有特殊困难的重频优化问题的半定规划法建模过程。最后指出了今后结构优化建模方法的发展方向。
2009年04期 v.18;No.77 30-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0K] [下载次数:1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黄家荣;范宇峰;禹颂耕;于新刚;
重点介绍了神舟七号出舱活动飞船热控单相流体回路主要技术方案,包括组成与流程设计、内外回路工质优选及回路控制方案等,并对流体回路系统在轨工作性能和温度控制数据进行分析和综合评价,飞行试验表明流体回路在待发段、自主运行段、出舱活动段、返回再入段均具有良好的温度调控能力和适应能力,温度控制精度和系统散热能力均满足指标要求。最后总结了神舟飞船流体回路的创新之处与待改进方面。
2009年04期 v.18;No.77 37-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3K] [下载次数:3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0 ] |[阅读次数:0 ] - 丁延卫;王晓耕;张立华;潘增富;
以某卫星的碳纤维/铝蜂窝太阳翼基板为对象,研究了碳纤维层合板和铝蜂窝芯层弹性常数和热膨胀系数的等效计算。分别采用等效参数和I-deas软件中的Laminate铺层模型等方法,分析了高温和低温状态下太阳翼基板的热变形,并对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初步说明热变形分析是可行的。面板铺层材料参数对基板的热变形影响很大,在建立分析模型时不能将其等效为各向同性的均匀材料。
2009年04期 v.18;No.77 44-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4K] [下载次数:7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1 ] |[阅读次数:1 ] - 张拯宁;战勇杰;李集林;
Reed-Solomon码是具有很强纠错能力的线性分组码,广泛应用于各种通信系统中。对CCSDS标准Reed-Solomon码的主要特点进行了研究,通过使用自反码生成多项式和对偶基表示法使编码器中的常数乘法器个数减少一半,并且降低编码器的实现复杂度,而代价是译码器复杂度大大增加。在分析了近年出现的低复杂度比特并行有限域乘法算法以及FPGA技术发展之影响的基础上,考虑到降低译码器的复杂度可以达到空间通信系统整体性能的优化之目的,并且有利于今后空间通信系统与地面通信系统的融合,给出了修订空间数据系统咨询委员会(CCSDS)标准关于Reed-Solomon码编码参数的建议,提出在CCSDS标准的数据传输系统中可以允许使用多项式基表示域元素。
2009年04期 v.18;No.77 49-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1K] [下载次数:2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杨聪伟;
位同步技术在数字通信中广泛使用,传统的位同步方法基于硬件。文章提出了一种单纯基于软件的位同步和数据恢复方法,该方法利用了副载波频率和码速率之间的倍数关系,可适用于中低速率下的非归零电平码(NRZ-L)、非归零传号码(NRZ-M)、非归零空号码(NRZ-S)、分相电平码(SPL)、分相传号码(SPM)、分相空号码(SPS)等多种脉冲编码调制(PCM)码型。此方法已在数字接收设备中实际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2009年04期 v.18;No.77 54-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3K] [下载次数:1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宫綦;张建国;陈方;李文钊;刘欣;
通过对运载火箭助推分离系统FMEA,得出其关键故障模式。在此基础上,针对分离动力源失效的典型故障模式,根据刚体火箭动力学、运动学理论,建立Adams仿真模型,对四种不同安装位置上的分离动力源失效分别进行仿真,得出分离动力源失效的典型故障模式对火箭分离的影响。
2009年04期 v.18;No.77 60-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9K] [下载次数:3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