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器工程

专家特约稿

  • 卫星导航系统发展现状及前景展望

    卢鋆;张弓;陈谷仓;高为广;宿晨庚;

    梳理和介绍了美国全球定位系统、俄罗斯格洛纳斯、欧洲伽利略、日本准天顶卫星系统、印度导航星座等主要卫星导航系统的建设现状、在轨星座卫星、实测性能以及最新进展,系统分析了各系统主要的技术特点和发展策略。当前,四大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和两个区域卫星导航系统均已提供全球或区域定位导航授时服务,北斗全球系统星座部署也圆满成功。各卫星导航系统在保证稳定运行提升服务性能的同时,都在积极谋划后续系统升级换代,实施新技术、新体系的规划部署和在轨验证,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新一轮竞合态势逐渐显现。文章重点从高性能服务、弹性对抗、多功能聚合、兼容互操作等方面,综合论述国际卫星导航系统的发展趋势和前景,为我国下一代北斗系统论证研究和建设发展提出了建议。

    2020年04期 v.29;No.143 1-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53K]
    [下载次数:24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0 ] |[阅读次数:0 ]

研究与设计

  • GEO及NGSO卫星通信系统融合应用研究

    王悦;王权;袁丽;李雯婷;何京;

    针对航空、航海、空间中继等与日俱增的通信需求,综合考虑地球静止轨道(GEO)卫星和非地球同步轨道(NGSO)星座的独特通信性能优势,文章提出GEO及NGSO卫星通信系统融合应用架构,并对融合过程中需要突破的共型终端、协同组网、移动性切换等关键技术进行分析,给出基于软件定义广域网(SD-WAN)的多轨道卫星协同组网、基于地理位置/负载/剩余时间的移动切换机制、波形动态可重构终端等解决方法,最后提出新系统架构下的应用场景设想,可为GEO及NGSO卫星系统融合发展建设提供参考。

    2020年04期 v.29;No.143 11-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44K]
    [下载次数:1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一种基于ASCM技术的卫星通信实现方法

    安中文;郝晓强;时立锋;杨博;张华健;

    针对小口径卫星天线收发信噪比低和使用受限问题,文章设计了一种基于自适应扩频编码调制(ASCM)技术的卫星通信实现方法,阐述了所设计方法的卫星通信系统架构、ASCM传输帧格式及ASCM参数调整算法。经测试验证,结果表明:此方法可以实现在较低信噪比下的卫星通信信息传输,并可以灵活地根据链路情况自适应调整ASCM参数,具有抗干扰能力强、频谱利用率高、参数切换时间短和无损业务传输等优点。

    2020年04期 v.29;No.143 19-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16K]
    [下载次数:10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探月返回器降落伞减速系统设计及试验验证

    贾贺;荣伟;包进进;王海涛;

    针对探月返回器降落伞减速系统的任务特点,通过对返回器-降落伞系统的动力学特性分析,提出了一种开伞载荷非均衡的两级降落伞减速系统设计方案,实现了返回器开伞载荷、器伞系统稳定性等多因素的匹配性设计,通过仿真试验和空投试验验证了方案设计的合理性,最终通过月地高速再入返回任务飞行试验验证了降落伞减速系统性能的有效性。结果表明:降落伞减速系统工作性能稳定可靠,能够确保返回器的安全回收,可以保证后续月球采样返回任务的成功实施。

    2020年04期 v.29;No.143 26-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17K]
    [下载次数:3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多普勒积分时长对星间测速精度影响分析

    尚湘安;萧鑫;高杰;张攀;宋宝相;

    针对大动态星间速度精确测量问题,文章提出了测量环路多普勒积分时长的设计方法。在获得具体双星星座两颗卫星之间的相对运动速度变化规律的基础上,研究建立不同多普勒变化率积分区间时长情况下的星间速度测量误差数学关系,并进行编程数值计算。通过数值分析和测试结果对比表明:在不同积分区间时长情况下,星间速度测量误差仿真结果与设备实际测试结果一致。多普勒积分时间为200 ms时的星间速度测量误差为±1.4 m/s,通过缩短积分时间长度,可以将星间速度测速误差减小到[-0.14 m/s,+0.14 m/s]以内,达到了预期效果。该方法可应用于星座项目星间速度测量精度指标预算设计工作中进行多普勒积分时长的选择。

    2020年04期 v.29;No.143 34-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50K]
    [下载次数: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应用改进多种群遗传算法的多星成像目标规划方法

    张曼利;章文毅;马广彬;樊慧晶;

    针对目前多星成像目标规划求解算法容易陷入局部最优解,且对于大区域目标及规划时间周期较长时不能尽快规划出较优的成像方案问题,提出一种改进多种群遗传算法的多星成像目标规划方法。以成像规划方案周期最短、覆盖率最大为目标函数建立模型;利用改进的多种群遗传算法对模型进行求解,采用移民算子种群在多种群之间关联及更新种群,保留每代进化中的最优成像方案。利用多星对区域目标成像验证了所提出的方法,结果表明:此方法能够较好地用于模型的建立及求解,有效地规划出目标函数较优的成像方案。

    2020年04期 v.29;No.143 40-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84K]
    [下载次数:3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应用禁忌遗传算法的空间目标协同监视资源调度方法

    庄海孝;潘腾;何宗波;李怀锋;贺冬雷;

    针对空间态势感知领域的空间目标协同监视问题,提出应用禁忌遗传算法的空间目标协同监视资源调度方法。按照资源调度系统的调度能力、目标容量、响应时间等需求,对协同监视的4种任务模式、目标函数、问题建模、求解算法进行具体分析。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可支持20颗卫星调度、监视跟踪目标容量1000个,在优化求解速度、精度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可应用于我国空间目标协同监视集成管理系统。

    2020年04期 v.29;No.143 46-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10K]
    [下载次数:2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多通道分布式航天器舱体健康数据采集方案设计

    姜宇鹏;刘中伟;刘敏时;郭晓华;姜连祥;

    针对航天器长期处于辐照、冷热交变等恶劣环境下,内部、外部结构产生疲劳、屈曲等威胁航天器安全等因素,提出多通道分布式航天器舱体健康数据采集方案。该方案能够实时将舱体强度、力、热等飞行参数采集、存储及分时下传。采用FPGA+数字信号处理器(DSP)架构设计多通道、高精度数据采集系统,通过"调零"及"差分电桥"技术消除远距离线损阻抗及压降,并通过多级选通开关高速轮询采集变化的模拟信号。测试结果表明:电阻信号采集精度高于5‰,微弱电压信号采集精度高于2‰,可应用于航天器的实时健康监测与状态评估。

    2020年04期 v.29;No.143 52-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11K]
    [下载次数:1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航天器信息流数字化协同设计方法

    郭坚;李瑞军;范延芳;史向东;

    目前航天器设计需求越来越复杂,参与设计方接口越来越多,导致传统的依靠独立串行、手工撰写方式完成的航天器信息流设计方法无法满足现代航天器设计要求。为此,文章提出基于网络的信息流数字化协同设计系统架构。通过在多个领域航天器建造过程中的推广应用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提升航天器研制效率,在保证质量的同时减少研制成本,其实现方法和经验可为同类复杂、现代化工业制造系统的跨网络协同设计提供参考。

    2020年04期 v.29;No.143 59-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73K]
    [下载次数:3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面向空间机械臂操作的力反馈手柄设计

    邱新安;马动涛;朱博;魏志明;王世佳;

    针对我国空间站建设中对空间机械臂操作控制的应用需求,文章对空间机械臂操控手柄的机构和控制方法进行了分析,设计了一种三自由度力反馈手柄。该手柄以球面并行机构为依托,通过对机构关键参数的分析完成手柄构型设计;通过对电机力矩的调节,将机械臂与环境交互的力/力矩信息再现并作用于航天员的手部。该手柄设计将力反馈技术引入到空间机械臂的操作中,增加了航天员通过力交互的方式感知机械臂状态。试验结果表明,力反馈手柄能较好地辅助航天员操控空间机械臂,提高了空间机械臂执行任务时的操作效率。

    2020年04期 v.29;No.143 66-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86K]
    [下载次数:3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航天器气闸舱方形货舱门与门框结构一体化设计

    张涛涛;张琳;夏祥东;高峰;成志忠;

    针对航天器气闸舱货舱门与大开口门框面临的相对滑移量大及结构强度差问题,提出了门框刚度补强及增加限位装置的设计方法。通过分析舱门与舱体的相对变形及应力水平,验证了设计方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门框增加纵向梁刚度补强可有效降低结构的应力水平及相对滑移量;增加舱门与门框之间的限位装置,可进一步有效降低相对变形;限位装置的限位量越大,舱门与舱体的相对变形及应力水平越小,但限位装置的应力越大。舱门与舱体的一体化设计可有效提高舱门的密封性能及结构的安全性,可为我国空间站气闸舱的构型选型及参数设计提供参考。

    2020年04期 v.29;No.143 74-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66K]
    [下载次数:2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导航卫星镍钴铝酸锂电池组在轨自主管理及特性分析

    习成献;孔陈杰;李锐;

    针对导航卫星寿命长,地影天数多且周期长的特点,分析并设计了镍钴铝酸锂(NCA)蓄电池组在轨自主管理系统,包括其充电管理、地影期管理、长光照搁置管理、均衡管理、热控管理和自主安全管理等,并成功运用在北斗导航MEO卫星上。通过详细的在轨数据分析,验证了所设计系统的正确有效性,可为后续其他航天器锂离子蓄电池组的在轨自主管理技术提供参考。

    2020年04期 v.29;No.143 80-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54K]
    [下载次数:1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用于大功率航天器的3D打印钛水热管设计及试验研究

    周强;王录;刘畅;徐亚威;黄金印;张红星;苗建印;

    针对应用于空间核动力及大功率航天器的高温热排散技术,介绍了一种基于3D打印增材制造技术的钛水热管,满足100~300℃温区热量的远距离传输需求。该热管壳体及毛细芯结构通过3D打印技术一体成型,解决了中高温热管在制造方面的诸多难题。文章对热管的传热能力进行了理论分析,分析结果表明热管在180~250℃区间内传热能力最佳,同时搭建了热管启动以及传热能力的试验验证平台,对热管在水平以及逆重力姿态的传热能力进行了试验验证,并与理论分析结果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3D打印技术可成功应用于槽道热管的制造。该钛水热管后续将应用于航天器高温热排散系统的地面演示系统中,用于连接高温两相流体回路冷凝器和碳纤维材料辐射板。

    2020年04期 v.29;No.143 86-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24K]
    [下载次数:4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GEO卫星大型固面反射器背部高频箱热环境分析

    寿秋爽;赵啟伟;周佐新;

    地球静止轨道(GEO)卫星为了改善天线性能,将一些射频设备直接安装在天线反射器背部,为此需要在反射器背部设置一个高频箱。当反射器口径大且为固面时,高频箱所处的外部热环境非常恶劣,外热流成分复杂。文章分析了高频箱不同外热流成分的影响,包括直接入射太阳光和来自反射器背部的反射光与红外辐射,并通过仿真和理论分析研究了影响高频箱外热流的主要因素。仿真结果表明:来自反射器的红外辐射热流影响更大。为减小高频箱外热流,反射器背部多层隔热组件外表面膜的太阳吸收比应尽可能小且稳定,以减小高频箱温度波动。

    2020年04期 v.29;No.143 93-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95K]
    [下载次数:1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分级歧管微通道阵列散热器流动与散热特性研究

    谢文远;吕晓辰;李龙;姚伟;

    针对航天器通信、激光、雷达等高功率载荷关键部件面临的高热流密度散热难题,开展分级歧管微通道阵列散热器研究。通过歧管结构引入射流效应并缩短散热通道长度,在保证高效散热的同时降低流动阻力。在10 mm×10 mm的硅芯片上使用微机电系统(MEMS)工艺加工3×3阵列的微通道散热器,散热器中微通道宽度为40μm,深度分别为40μm,150μm,300μm。搭建试验装置并研究散热器的流动与散热特性,通过改变入口流率、通道深度及工质种类获得不同参数对歧管微通道散热器内单相流动和散热性能(即压降、温度分布及换热系数)的影响,并在压降小于40 kPa的条件下实现了超过平均450 W/m~2的散热能力。文章的研究成果可用于航天器高功率载荷的高效散热。

    2020年04期 v.29;No.143 99-1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97K]
    [下载次数:6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小卫星新一代CAN FD总线应用技术研究

    崔子涵;李志刚;

    针对现有小卫星CAN总线通信能力无法满足大规模星载软件在轨重构需求,文章在剖析高传输速率灵活可变数据率控制局域网络(CAN FD)总线技术特点后,提出了适用于小卫星软件在轨重构的新一代CAN FD总线技术应用方法,设计了卫星数据模型(SDM)、总线动态数据实时管理协议,进行了小卫星CAN FD总线架构设计,以及基于小卫星即插即用技术、静动态信息融合的CAN FD总线时序设计,解决了传统CAN总线协议无法适用于小卫星即插即用、高传输速率下总线通信时间占用率过高的瓶颈问题;通过设计CAN FD总线节点,对星载星务主机与下位机之间CAN FD总线通信进行了测试验证,结果表明:CAN FD总线通信协议很好地支持节点的即插即用,通信速率可以达到5 Mbit/s,满足小卫星星载软件的重构需求,可为后续小卫星工程应用提供参考。

    2020年04期 v.29;No.143 108-1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47K]
    [下载次数:2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管理与实践

  • 航天器在轨运行状态管控模式建立与实践

    鄂炜;赵宁;明建;

    针对航天器在轨运行状态变化多、管控难的问题,提出航天器在轨运行状态管控模式,建立在轨运行状态基线,采取"分阶段建基线、过程中管基线"的策略,明确在轨运行状态的管控范围、基线建立阶段和时机、更改控制程序。在轨管理实践表明:该模式的建立对于快速掌握航天器当前在轨运行状态、控制在轨运行状态更改操作风险发挥了重要作用,能保障航天器的在轨安全运行,为用户提供稳定的服务。

    2020年04期 v.29;No.143 115-1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3K]
    [下载次数:1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面向航天项目的供应商管理探讨

    王迪;李琦;郑泽星;刘军;刘森;刘洋;

    在对航天项目供应商结构、特点以及供应商管理薄弱环节分析的基础上,提出航天项目供应商管理应采取分级管理与重点管控相结合的管理方式。在供应商选用环节要坚持从源头规范供应商的选用,以风险管控为抓手,从技术、进度、资源3个维度开展风险供应商精细化的过程管控,提出需通过持续性开展供应商履约绩效评价,促进供应商不断改进管理水平、提高产品质量。在组织层面,通过完善管理体制,设置专业队伍、统一标准规范,建立信息管理平台等方式支撑项目开展全周期的供应商管理工作。

    2020年04期 v.29;No.143 120-1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9K]
    [下载次数:40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0 ]

发展战略与情报研究

  • 国外对地观测微纳卫星发展趋势分析

    李健全;王倩莹;张思晛;赵志伟;

    针对微纳卫星对地观测系统发展水平较高的美国、英国、日本、阿根廷、芬兰等国的典型微纳卫星对地观测系统,从系统的发展目标、系统构成、发展历程、目前状况,以及系统(卫星)的主要性能和技术状态等方面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论述。从中可看出,微纳卫星可获取亚米级分辨率的光学和合成孔径雷达图像,使微纳卫星的技术水平大幅提高;对地观测系统微纳卫星的数量从数颗、几十颗到数百颗,组网卫星的数量多,能够高频次地获取所观测目标的信息。经比较、分析与归纳,微纳卫星对地观测系统呈现出中分辨率与高分辨率协调发展,主动观测方式与被动观测方式全面发展,军民融合式发展,以及微纳卫星对地观测系统之间的竞争更加激烈等发展趋势。

    2020年04期 v.29;No.143 126-1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16K]
    [下载次数:7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5 ] |[阅读次数:0 ]

测试与试验

  • 应用自适应滑动窗口的卫星模拟量遥测数据跳变检测方法

    张淳;闫旭;尹卿;皇甫松涛;

    提出一种应用自适应滑动窗口的卫星模拟量遥测数据跳变检测方法,针对卫星模拟量遥测数据特性,设计一种低计算量、简单易行的滑动窗口机制,并结合指数平滑方法处理遥测数据,根据遥测数据的局部波动情况自适应调整滑动窗口的检测灵敏度,通过组合滑动窗口实现对模拟量遥测数据的跳变检测、拐点检测和噪声检测,提高跳变信息检测的正确性。通过对某导航卫星热试验期间的真实遥测数据进行计算分析,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正确性。该方法不依赖先验模型知识和标签数据集,具备可量化、低虚警、计算简易及适用性广的特点,可用于地面测试和在轨运行过程中的实时数据判读。

    2020年04期 v.29;No.143 133-1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88K]
    [下载次数:2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应用水冷散热的多通道星载SAR热真空试验设计

    杜剑波;朱明月;高何;刘杰;于海锋;彭亏;王梓名;袁兴武;

    对于大功率反射面天线体制多通道高分辨率星载合成孔径雷达(SAR),传统风冷散热热真空试验存在多通道幅相一致性难以保证,以及微放电隐患较大、可验证性低的问题。为此,文章提出应用水冷散热的星载SAR热真空试验设计。首先,设计水冷散热星载SAR热真空试验测试模式和测试系统;然后,梳理多通道成像和测试安全性等热真空试验特点;最后,从测试设备特性、系统链路、热控设计等多个方面重点分析多通道幅相一致性和大功率传输及散热等设计关键点。通过设备测试检验和热控仿真分析进行验证,结果表明:热真空试验设计能够满足星载SAR热真空试验测试的通道幅相要求,同时可以提高测试安全性,证明了水冷散热应用于星载SAR热真空试验的可行性和优势。

    2020年04期 v.29;No.143 141-1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88K]
    [下载次数:2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航天短讯及其他

  • 航天短讯

    赵迎龙;赵宏校;

    <正>习近平出席并宣布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正式开通据新华网2020年7月31日报道,当天,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建成暨开通仪式在北京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仪式,宣布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正式开通,并参观北斗系统建设发展成果展览展

    2020年04期 v.29;No.143 150-1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35K]
    [下载次数: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我国首颗火星探测器天问一号(TW-1)及其研制团队代表

    <正>~~

    2020年04期 v.29;No.143 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45K]
    [下载次数:1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航天器工程》征稿简则

    <正>《航天器工程》是由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总体部主办的综合性技术期刊,也是中国宇航学会飞行器总体专业委员会、中国宇航学会系统工程与项目管理专业委员会会刊,是国内全面、综合反映空间技术发展、工程研究、系统设计、集成测试和试验发展水平的代表性期刊之一,是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

    2020年04期 v.29;No.143 1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0K]
    [下载次数: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来源期刊收录证书

    <正>航天器工程依据文献计量学的理论和方法,通过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综合评审,贵刊被收录为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来源期刊,特颁发此证书。证书编号:CSCD2019-0469有效期:2019年-2020年发证日期:2019年5月查询网址:www.sciencechina.cn

    2020年04期 v.29;No.143 1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3K]
    [下载次数: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入编通知

    <正>《航天器工程》主编:我们谨此郑重通知:依据文献计量学的原理和方法,经研究人员对相关文献的检索、统计和分析,以及学科专家评审,贵刊《航天器工程》入编《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17年版(即第8版)之"航空、航天"类的核心期刊。该书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书中按《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的学科体系,列出了78个学科的核心期刊表,并逐一对核心期刊进行了著录。著录项目包括

    2020年04期 v.29;No.143 1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62K]
    [下载次数: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航天器工程》第五届编委会

    <正>~~

    2020年04期 v.29;No.143 1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8K]
    [下载次数: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